9月29日,在江苏太仓码头,大批来自上海以及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风电装备整装待发,它们被装上中波轮船股份公司6.2万载重吨的皮莱茨基轮上,将前往中东地区,为沙特新未来城的绿色氢工厂项目提供设备支持。
这是该项目的第41船风电装备。当下,风电装备出口已成为中国制造出口的一大亮点。注册于上海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公司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2004年,中波公司第一次承运风电设备,从丹麦运到日本,那时风电行业生产和使用都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后来开始进口到中国。2010年以后,中波公司开始承运中国出口风电设备,运往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到了2015年,中国出口风电装备数量进一步增长。”中波公司总经理周菁徕说。
近年来,中波公司承运的风电设备慢慢的变多。今年前8月,以计费吨计,风电货物占中波公司运货总量的47%。9月,中波公司有12艘船舶在长三角港口挂靠,其装运的货物中,风电货量占比接近72%,其中4艘船整船都用来装运出口风电设备。
上海海关的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点,长三角是风电装备制造高地,风电装备迎来海外市场旺盛需求。今年8月,上海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7.1%、112.1%、39%。
船公司大单不断,归根结底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总部在上海松江的正泰电气正是风电产业链上的有名的公司,其生产的变压器被大范围的应用于风电领域。今年前8个月,正泰电气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高达14.5亿元,同比增长88.9%。8月,正泰电气一批货值达560.5万元的变压器顺利启运,出口至意大利。9月,又有一批正泰变压器通过中波公司的全程物流服务,在塞尔维亚交付。
“我们的出口订单不停地改进革新高,目前订单排期已经排到2027年。过去欧洲的大订单最多,今年下半年开始,南美的大项目也多了起来。”正泰国际履约交付总经理黄健说。
黄健介绍,现在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因为绿色发展需要,大力建设风电设施,包括陆上和海上的。此外,海外旧风电设备换新的需求也持续增多,业内人士对未来都持有乐观预期。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风电装备持续走高,主要得益于自身产品质量不断的提高,且单排风机容量大,能为客户节省本金,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国际金融服务企业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过去几年中国风电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以价换量。但今年以来,行业迎来拐点,在大浪淘沙之后,剩下来的头部企业重视长期性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以质量取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陆上风机(不含塔筒)平均中标价格同比上涨约8个百分点,海上风机(不含塔筒)平均中标价格同比上涨约12个百分点。
“根据我们观察,未来十年全球风电装机规模预计将爆发式增长,而中国制造的风电设备等新能源题材货物的出口也将保持强劲势头。”周菁徕说,中波公司也将抓住风电设备出海的风口,优化物流供应链的全流程服务。
据悉,2026年上半年,中波公司第八艘6.2万载重吨新船即将下水。2026年下半年起,中波公司全新设计的3.8万载重吨船舶也将陆续交付。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开展新一轮船舶选型研究,确保船队规模能实现用户日益旺盛的出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