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官网

Shandong Ai Magnet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智”造之盛

作者: 行业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20

  9月12日,在芜湖鸠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工业机器人。通讯员 肖本祥 摄

  3个多月前,位于合肥双凤经济开发区的恒大江海公司接到了一笔来自非洲的大订单。

  位于非洲刚果(金)科卢韦齐地区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是全球第二大铜矿,5月份突发矿震,铜矿的地下河水位急剧上涨,急需采购大型排水设备,恢复生产作业。

  矿区地形复杂,排水需求大,对水泵的技术方面的要求高。放眼全球,能胜任此项工作的装备制造企业并不多,来自合肥的恒大江海在该项目全球招标中一举中标。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庆龙说:“得到消息后,我们迅速安排团队洽谈,经过多轮技术方案交流,对方采购了集团生产的5台套水泵及电控设备。”用时不到40天,恒大江海便根据矿区情况特制出大型智能潜水泵机组,交付专家组验收。7月底,包机将大型潜水泵送往非洲刚果(金),驰援矿区复建。

  恒大江海为何能中标?朱庆龙和记者说,在此之前,恒大江海生产的大型智能潜水泵已在赞比亚、俄罗斯、津巴布韦、格鲁吉亚、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国家大范围的应用,不仅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9月17日,在恒大江海的智能化车间,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万里之外的非洲赞比亚卢安夏铜矿矿区28号井的抽水情况。屏幕里,一台台印着“中国制造”的大型潜水泵正不知疲倦地运转,朱庆龙说:“赞比亚项目运行了15个月,抽水量已经相当于10多个西湖。”

  此次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应急排水复矿项目,所用的水泵设备再次升级。集成潜水电机、潜水泵与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等,创下了单机流量高达2200m3/h的全球最高应用纪录。

  谈到恒大江海此次脱颖而出,朱庆龙高兴地说:“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成为国内大型潜水泵领域的‘单项冠军’,在国际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这次中标,标志着中国高端矿用设施系统进入国际一线市场,未来我们将努力在非洲、南美等矿业地区获得更加多订单。”

  我省抢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围绕优势产业和装备新赛道不断布局,为支持产业创新,陆续出台“三首一保”、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专项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芜湖埃夫特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头部品牌,通过“自主研发+海外并购”双轮驱动模式,目前已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蚌埠凯盛工程研制的“智能光伏玻璃退火窑”等3项产品获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滁州的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5项产品获得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项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今年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7%。目前,我省工业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电工电气、农机装备等行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

  每年如期举行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是观察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展示全球制造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农机等高端装备,是大会中的吸睛展品。朱庆龙和记者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鼓励员工多去会场转转,“在相互交流、科技碰撞中,和所有企业一起,把产品做得更好!”(记者 彭园园)

  9月12日,在奇瑞新能源汽车装配车间,工人在整车组装线上作业。通讯员 肖本祥 摄

  初秋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其中不少都是中国品牌汽车。

  在阿斯塔纳的图兰大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S店内,销售经理正忙着给客户介绍产品。“江淮汽车在这里非常受欢迎,店内还提供不少购车优惠。”销售经理说,最近有不少消费者来店里选车、购车。

  2024年江淮汽车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实销超1.3万台,同比增长50.2%,市场占有率超6%。前不久,江淮汽车宣布,将为哈萨克斯坦市场带来3款全新车型,并同步完成品牌焕新。目前江淮汽车在哈萨克斯坦已有9款在售车型,是当地产品线最丰富的中国汽车品牌之一,此次新增车型将加强完善其产品矩阵。

  不止中亚,江汽集团同时将目光转向南美洲。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江汽集团在秘鲁市场终端实销稳居全世界汽车品牌前列,全系产品销量位居全世界汽车品牌第五,其中轻卡销量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榜首,全球第二。

  市场占有率攀升的背后离不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据了解,根据秘鲁高山、高原的复杂地理环境,江淮轻卡按需设计、定制打造,历经秘鲁高原4818米海拔测试,以高端品质经受住了当地严苛路况和环境的考验。

  江淮汽车的“出海”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安徽汽车工业在全球坐标系中坐标位移的印证。

  2023年,安徽省汽车产业链企业营收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2024年突破1.5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增速;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居全国前列,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当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引育规上限上零部件企业3000余家、后市场企业1700余家,形成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构建起“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今年,江淮汽车迎来高光时刻。5月30日,其携手华为共同推出高端豪华品牌“尊界”的首款车型——尊界S800正式上市。上市109天大定已突破14000台。

  与此同时,位于肥西县的江淮汽车尊界超级工厂内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多台智能机器人,实现连接、喷漆、涂胶等关键工序全自动化。8月底,这一超级工厂入选新一批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

  当下全世界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为变革方向,安徽车企正在通过新能源、数字化与网联化构建核心竞争力,绕过旧有技术壁垒,走出一条“弯道超车”的道路。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表示,将始终如一,坚持高水平推进“尊界”项目,聚势聚力做好后续系列车型的高质量开发,持续深化与华为等一流科技公司合作,努力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同时顺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智能新能源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两大战略路径,打造一流品牌。(记者 何珂)

  位于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湖工业园的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通讯员 李鑫 雷海波 摄

  初秋时节,合肥新站高新区内,国轩高科新站一期UC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一卷卷极片经过压制、分切、卷绕,化作一块块标准电芯。这条专注于大众汽车标准电芯的生产线片的速度高效运转。作为国轩高科在皖布局的重要一环,该工厂 28GWh产能项目达产后,年营收预计突破100亿元,将为合肥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在合肥,国轩高科的布局早已形成多点支撑。经开区的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各个项目正有序推进,从三元电池到第三代高比能电池再到G垣半固态电池,产品迭代的脚步从未停歇,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与大众、奇瑞等车企的深度合作,让“安徽造”电池驶向全国;新站二厂的动力电池生产线,覆盖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领域,20GWh产能项目建成后,将再添一个年营收百亿级的产业支点;肥东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一个从电池材料加工、到配套壳体生产再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条已经初具雏形,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庐江板块则扛起原材料自主供应的大旗,25万吨的磷酸铁锂和高比能三元材料的年产能,可满足国轩高科全国多座工厂的需求。

  今年1月至6月,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42.1亿元。其中,先进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49.5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前三;实现利润23.7亿元,利润率1.8%,在全国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盈利,呈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92.6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在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下实现较好发展。

  产业增长的背后,是全系产品产量的“全面开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增速超60%,储能系统产量更是飙升90%以上。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2024年蝉联全球第一,储能系统今年上半年出货量居全球首位。

  “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省光储办负责这个的人说,近年来,我省持续健全技术创新平台梯度培育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高效通畅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体系、持续优化光储产业创新发展环境。

  阳光氢能MW级水电解制氢中试平台、通用机械研究院氢能储运装备中试平台入选全国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与广东、江苏、四川并列全国第一;照阳光能MW级钙钛矿中试线投产,欣奕华出货全球首台中大尺寸卷对卷钙钛矿蒸镀设备,阳光电源推出全球首款 400kW+组串式逆变器……一系列尖端成果的涌现,让我省在光储领域的创新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国轩高科发布的乾元智储系统单舱容量高达20MWh,实现全球领先。

  如今,我省先进光储能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阳光电源先后拿下日本 500MWh、智利1GWh等大型储能订单;今年8月,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成功中标摩洛哥NOOR Midelt 2和3光储一体化项目,据了解国轩高科为这两个总投资251亿元、装机容量800MW光伏+1.2GWh储能的国际项目提供全套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从电芯到运维的全链条服务,我省储能技术获得全球认可。(记者 丰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